【橙子呵护】阳光心地带——走进南信大附小师生的心灵驿站
在南信大附小,有这么一处地方,它安静温馨,灵动有趣,被称为师生们的心灵驿站,它就是南信大附小的心理中心——“阳光心地带”。
“阳光心地带”坐落在正心楼二楼,安静而独立,为暗喻着心理咨询工作是为了给师生营造一个阳光灿烂的活动天地,拥有一个健康向上的心灵,故而取名“阳光心地带”。走进“阳光心地带”,呈现在眼前的是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体的8室:“接待室”、“教师办公室”、“个体辅导室”、“团体辅导室”、“沙盘游戏室”、“音乐滋养室”、“宣泄室”、“图书阅览室”,还包括“德育文化中心”、“生命安全教育中心”、“学校荣誉室”。走进最里面,一个色彩活泼、设备齐全的“资源教室”映入眼帘,这为随班就读儿童提供一处独特地带。
接待区是用于接待学生、学生家长或老师的来访预约和等待咨询,同时具有心理知识宣传教育的功能。档案柜妥善存放学生的心理档案,以及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活动的材料文件。
接待区的对面就是团体辅导室,是游戏活动、沟通与交流、培养集体感情的场所,配备有多媒体设备和团体活动所需器材,为有共同心理需求的同学提供帮助,心理教师组织团体成员通过参加游戏活动、拓展训练、专题培训、小型讲座、团体咨询等各种形式的辅导活动,助力心理健康教育。团辅室里配有沙盘设备和沙盘治疗所需器材,通过来访者游戏的方式,释放心灵,让来访者在“自由和受保护”的时空里自发地展现个人的心理冲突和心理问题,并获得自愈。
从团体辅导室出来,映入眼帘的就是个体辅导室,这里是倾吐心声、排解心理压力的地方。在心理老师的带领下,能够慢慢走进自己的心灵深处,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面对困难的信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以一种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境、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个体辅导室旁边的情绪表达室,可供同学们将学习、生活中积累的负面情绪,在心理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假人、呐喊宣泄仪等方式正确、有效的发泄出来。
音乐放松室利用音乐、影像等形式,帮助孩子放松紧张的心灵,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快乐和温暖。
在最角落里,一处绚丽的景象最是吸引人的注意,这里就是融合教育资源教室。缤纷美丽的色彩搭配,丰富多样的辅助康复设施,让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在这里得到放松和成长。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精心打造“阳光心地带”心理中心,更是成立了专门的心理教师队伍——“橙子”姐姐,负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橙子”姐姐取名,既源于学校的“澄心”理念,又借助橙子色彩的活泼灵动,寄望这样一只队伍能够走进孩子、亲近孩子,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展开坚实臂膀。这支队伍一共由12名教师组成,他们来自各个年级各学科,全都获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的老师,还有2名是南京市心理咨询员,他们不仅专业能力强,还极富爱心和耐心。“橙子”姐姐们有时穿梭在班级教师间,有时静坐在心育咨询室里,有时活跃在学校操场上,他们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置班级心理委员,开放“阳光心地带”心理咨询室,为全校师生提供人际交往、情绪调节等心理辅导。
周一至周五,每天中午12:20-13:20,下午15:30-16:30,“橙子”姐姐们就会在心理中心接待孩子们的带来。在这里,“橙子”姐姐似乎有着特殊的魔力,无论是紧张还是担忧,无论是难过还是愤怒,在“橙子”姐姐的轻声细语中,在“橙子”姐姐关切目光中,一切似乎都能消弭殆尽。孩子们可以尽情倾吐心声,随着与“橙子”姐姐沟通交流,那一颗颗哭泣悲伤的心渐渐备受鼓舞,一个个烦恼最终散去,孩子们会感觉获得了新的力量,难怪他们直呼:“橙子”姐姐最理解他们的心!
除了个别辅导,“橙子”姐姐还组织开展孩子们最爱的心理社团。心理社团已然成为是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二课堂。在学期伊始,“橙子”姐姐们化身社团导师,招募“成长社团成员”,组建“成长社团”,在每周三下午全校社团课时间开展。“橙子”姐姐们设计“自我认知”、“情绪认知”、“人际交往”等相关主题活动,以“自信、责任、沟通、感恩”为核心,通过行为训练、游戏、AB剧表演、演练、辩论、心灵暗示等生动有趣的活动,为学生实施极富针对性的训练,有利于迅速改善学生状态,让学生自我有信心,生活有方向,学习有目标,在社团活动中逐渐成长成才。
这就是南信大附小“阳光心地带”,这里有一群可爱可敬的“橙子”姐姐,在他们的带领下,孩子们可以自由翱翔,驰骋期间,不仅学习心理知识,更开展心理活动实践,让自己的心灵在放飞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