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群导航

主站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特殊教育

少年宫

手机版
设为首页 | 统一身份认证 |
您的位置:首页 >澄心后勤>卫生保健>详细内容

卫生保健

秋冬季易发传染病防控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0-11 19:12:06 浏览次数: 【字体:

    秋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我们小学生年龄小,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并预防相关疾病,保障孩子们身体健康,远离这些疾病。10月11日班队会时间,南信大附小保教室吕倩老师为全校师生做了关于秋冬季常见传染病的广播讲座。讲座中介绍了几种常见的传染病,供各位老师、家长和孩子们参考学习。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病发率占各种流行病之首位。临床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最常见。症状有发烧、全身酸痛、咽痛、咳嗽与白血球减少等症状。少数情况下,病毒也有可能进入血液累及全身而引起呼吸道以外的病理改变以及临床征候。体弱多病者易发生流感病毒性肺炎或继发感染而死亡。

    流感的传染源首要是病人以及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

二、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出疹性急性传染病。水痘的潜伏期约10~23天,分为潜伏期以及出疹期。水痘起病较急,有发烧、倦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一般发热1~2天内发疹。皮疹首先见于躯干,为3~5mm的斑疹,约12~24小时左右发展成为水疱疹,皮疹一般是成批出现,常有继发细菌感染及合并各类并发症:如肺炎、水痘脑炎、水痘心肌炎等。皮疹经2~3天后干燥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疤痕。在病发3~5天内,皮疹陆续分批发生,故同时可见丘疹、水疱、结痂等不同时期的皮损,本病呈自限性,病程约1-2周。

    患者为首要传染源,从病发前1天到全数皮疹干燥结痂前均有传染性,另外处于潜伏期的隐形感染者也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以及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有可能被传染。

 d8454d3b744f4ca6a661c79ae9dc212d.jpg

三、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发初有发烧,畏寒,头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等症状,1-2日后腮腺逐渐肿大,体温可达39℃以上。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充塞于下颌骨以及乳突之间。颌下腺肿大时颌下肿胀,可触动到椭圆形肿大的腺体包块。舌下腺肿大可见颈前颌下肿胀,并出现吞咽痛,也可单独累及颌下腺、舌下腺。除腮腺肿大外,可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乳房内腺体炎等。可伴随腮腺炎先后出现 ,也有单独出现者。

    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染源为患者以及隐性感染者,腮腺肿胀的前7天至后9天都具有传染性。传播途径:首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四、猩红热   

    猩红热主要由A组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日内蔓延至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有些象“鸡皮疙瘩”,若用手指按压时,可使红晕暂时消退,受压处皮肤苍白,经十余秒钟后,皮肤又恢复呈猩红色,面部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唇周围及鼻尖则显得苍白,舌乳头红肿。

    猩红热的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少年多发。该病有特效的治疗药物,治疗效果好,故治愈率高,危害已明显下降,但早诊断、正确治疗是关键。

98b37ea4b84e48c991fdc4dd1cc66833.png

五、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该病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强。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疱疹液中含有大量病毒,接触由其污染的手、日常用具、衣物等均可感染。手足口病的症状早期多为低热,伴有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和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皮疹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

861a27b2084b4e36b97a3db244dd5d18.png

六、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传染性很强,传播快,主要侵犯1~7岁小儿。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疱疹液中含有大量病毒,接触由其污染的手、日常用具、衣物等均可感染。 临床以发热、食欲减退、咽痛等。发热1~2天后咽峡部出现小疱疹和溃疡。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七、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属于自限性疾病,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诺如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途径传播,散发病例为人与人的接触感染,暴发流行常由于食物和水的污染所造成。 诺如病毒感染发病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呕吐为主要症状,轻重不等。腹泻为黄色稀水样便或水样便,每天10余次。可伴有低热、头痛、发冷、食欲减退、乏力、肌痛等。一般持续1-3天可自愈。

了解了几种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以及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后,家长、学校及孩子们如何做好预防?

1.家中、教室、图书馆、宿舍、餐厅等处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2.家长和老师们要注意引导,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遮住口鼻。

3.同学们应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晒太阳,增强身体防病能力。秋天气候变化多端,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服,预防受凉感冒。另外要多喝水,增强呼吸道抵抗力。合理营养,不挑食,不偏食,保证一日三餐吃饱吃好,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水果。

4.尽可能少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去,如大型超市,商场等地方。如果要去,尽可能带个口罩。不去探望正在患传染病的同学。另外乘坐校车或公交车上学的同学,建议你不妨也随时戴个口罩,避免相互感染疾病。

5.如出现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皮疹、腮腺肿大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诊治。(推送:俞倩 审核:许桂宝)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