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新区首届德育工作带头人——朱文霞
【人物介绍】
朱文霞老师,中小学高级教师,江北新区首届德育工作带头人,曾获南京市优秀班主任、江北新区“师德先进个人”“德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自1990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担任班主任。作为一名一线老师,在三十多年的从教生涯中,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心,体验着为人师表的快乐与幸福。所带班级整体教学质量优秀,在各项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先后被评为区级、省级优秀中队,区级、市级优秀雏鹰假日小队、区级书香班级。
【教学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学生的年龄性征和个性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在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思维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尽量创设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地学习。
2.坚持素养导向,着眼学生未来
教学中坚持素养导向,致力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积累、建构,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实践】
1.立足课堂,不断锤炼自身的教学技艺
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如何做到以知识传授为载体,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这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
在这一认识的指导下,她不敢停留在经验上,每次上课前还是习惯性地读读课文,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她不仅仅备教材还备学生,根据教材资料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制作课件,并对课堂教学流程及时间安排作细致规划,坚持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潜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提高。课后及时反思,坚持写好教学后记,不断增强自我的课堂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勤于思考,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
朱老师一直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最不可缺少的就是读书。大量的阅读,开阔了她的视野,增强了她教书育人的底蕴。教学类的书籍和杂志,有效地指导了她的课堂实践。教学之余,她还喜欢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思考。正是这样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的循环反复,使她积累了许多第一手的课例资料。实践中她不断总结,撰写了几十篇论文、案例,其中有20多篇在区级荣获一、二、三等奖,《送把金钥匙 开启识字之门》《最佳路径的最佳对比点》等10多篇论文、案例,荣获省、市级二、三等奖,《差异让阅读教学更精彩》等4篇文章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同时,她还积极参加课题研究,主动申报了南京市个人规划课题,两项课题都成功立项,并顺利结题。(作者:朱文霞 编辑:叶仕仙 审核:李翠琴、呙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