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群导航

主站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特殊教育

少年宫

手机版
设为首页 | 统一身份认证 |
您的位置:首页 >澄心教师>青年学院>详细内容

青年学院

【澄苑研修】好书分享:《给教师的建议》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5-31 13:53:47 浏览次数: 【字体:

图片


分享者:蔡燕

     教育,是永恒的事业;教师,是永恒的职业;探索如何当好一名老师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足可以看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的封面写着教育学典范之作,成就优秀教师的必读经典,我深有感触,而且这本书同时也像光一样指引着我,更好地在教育这条路走下去。

     这本书的内容分为上下两篇,前50条建议即为上篇,主要论述教师怎样对学生进行教育;后50 条建议即为下篇,主要论述教师如何协调各种教育力量,以保证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带着好奇心,我查到了这本书首次出版时间为1977年,佩服苏霍姆林斯基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审时度势,更感概他对教育观念的独特理解并且至今仍不过时。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的心时常久久难以平静,总有些话能触动我这个受教育者以及未来的教育者,并且我也会反思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有没有书中所说的这样或那样的误区。书中有一百条建议,每条建议对于教师来说都是需要反复咀嚼的。关于书中的内容,我想谈谈我的想法:

      该书中关于书籍有这样的论述:阅读不是为了明天上课,而是出自本性的需要。作为教育者,要通过阅读不断填充自己的海洋,要使教科书成为我们知识海洋中的一滴水,我们真正教给学生的只是这门知识的基本原理。同时,我们也要教会学生阅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很多都含糊不清,甚至感觉上课自己在听“天书”,脑子里更是一片空白的现象很常见。究其原因,知识可能对他们来讲往往成了滞销的货物,知识的积累似乎是为了“储存”,而“不进入流通过程”,得不到运用,那么更要教会学生去阅读。愈是困难的学生,他在学习中遇到似乎不可克服的困难愈大,他就愈需要阅读。阅读能教他思考,思考会刺激智力觉醒。书籍和由书籍唤起的生动活泼的思想,是防止读死书的最有力手段。所以要教会学生去阅读并学会思考,时间久了,你会惊奇地发现阅读给你和你的学生所带来的好处。


图片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惊讶于劳动的作用。就像北师大的王义高所写的:科学地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经典方针,借此真正地做到了“一育促多育”,即通过劳动教育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进创造潜力和天赋才能的开发。每次苏霍姆林斯基遇到教育问题时,他总能以具体的某项劳动为突破口,让学生在劳动中找到真正的答案,解决教育难题。

     只有通过汗水,有老茧和有疲乏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所以,如在大扫除、值日或集体活动的时候,让学生不要吝啬自己劳动,让他们在劳动的过程中找到乐趣,找到那些需要用心才能寻找到的答案。

     书中写道:“有的话语像患呆小病的人那样瘦弱难看,有的话像枯草的影子一样没有力量和感情。有的话语像永恒的星辰那样光辉灿烂,永不熄灭,为人类指引着道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正常的上课之外,我们可能会对自己的学生讲很多话。我们也经常说,说话是一门艺术,对待不同的事情如何处理,如何说到学生心坎里更是需要好好思考。那些金玉良言不能再三重复,否则就会变成陈词滥调,变得像一个懒散匠人手中的工具那样拙钝。所以,在漫漫教学路上,多思考,多磨练,努力使我们的话语成为指路的明灯吧!

     你爱自己所教授的学科吗?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不管何种原因,我们都要热爱自己所教授的学科。要让自己做学科的主人,要对教学大纲了如指掌,要明白教科书的知识只是这个学科最基本的内容。只有把自己知识的1%用于课堂讲授就够了的教师才是真正热爱自己学科的人。只有教师的知识愈丰富,他个人对知识、科学、脑力劳动、智力生活的态度表露的愈鲜明。这种智力财富,就是教师对自己学科、对科学、学校和教育学的热爱。

     教育领域,常有人说,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其实现在一桶水也是远远不够的。在这个教育资源不再稀缺,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教师更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不断给自己“充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

    《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蕴含了很多教育智慧,更是苏霍姆林斯基这位伟大教育家的教育结晶。这本书值得我们教育者反复研读、思考、创新,并且也是常读常新。总之,如果你是一位老师,我非常推荐你读读这本教育经典,只要你用心阅读,我相信你会在这本书里找到很多一直在苦苦寻找的答案。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