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呵护|远离肺炎支原体感染,这些知识点请牢记~
现在正是季节交替之时,早晚温差较大。小学生年龄小,身体抵抗力较弱,容易患上感冒等疾病,且又到了多种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儿童支原体肺炎也趁机而入。在支原体肺炎感染的高发季节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对全校师生开展秋季肺炎支原体感染防控健康教育活动,保障我校师生健康的校园生活。
9月12日,学校保健室(杨庄校区吕倩老师,晓山校区张超英校医)进行全校肺炎支原体感染防控知识宣教。重点介绍了什么是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是否传染以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预防。教育学生科学认识支原体肺炎感染,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积极预防校园传染病的发生流行。
支原体肺炎防控小贴士——
什么是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不属于细菌,也不属于病毒,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目前发现的自然界中能独立存在的最小微生物。
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结构,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天然耐药,因此青霉素类、头孢类等抗生素,都无法杀死它。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全年发生,儿童是肺炎支原体易感人群,易在幼儿园、中小学校等人员聚集的环境中爆发流行。
肺炎支原体会传染吗?会。
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是传染源,肺炎支原体传染性强,潜伏期较长(1~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致病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还可能发生粪-口传播和空气气溶胶传播,以及通过接触带有支原体病原体的衣服、浴巾等物品的间接接触而传播,但是此种传播途径传染的概率较低。
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哪些临床表现?
大多数情况下,感染后没有任何症状或者只有轻微的咳嗽、发热、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只有少部分感染者会发展为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
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如果孩子发烧伴有剧烈咳嗽并且久咳不愈的情况,家长要引起重视,积极就医,尽快进行检查明确病因,然后再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切忌盲目用药。
肺炎原体感染可以预防吗?
目前还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如果感染了肺炎支原体,以后可能还会再次感染。
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科学规范的洗手,家长应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按照7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水至少洗15秒。
常通风:家庭、学校应注意室内通风,每天通风半小时以上,注意室内卫生,保持室内整洁。
人多不要凑热闹: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注意卫生礼仪,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
锻炼身体,强健体魄:正值季节交替时,家长应注意天气变化,给孩子适时增减衣服,要让孩子多外出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多休息: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机体有免疫损伤。患儿应该注意多休息,不要带病上学,一定要避免传播流行和二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