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促成长,拨云见日点迷津——南信大附小数学组开展“基于结构化教学的幼小衔接让学课堂”专题研训活动
为了推进新课标的落地实施,提升学校“澄心”让学课堂实效性,建构指向核心素养生成的课堂样态,2023年3月9日,南信大附小举办了“基于结构化教学的幼小衔接让学课堂”专题培训活动。本次活动特邀张齐华特级教师来我校进行指导。
活动伊始,刘欣老师执教了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她从学生熟悉的卡通形象入手,以游戏的形式导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让学生摆一摆,拨一拨的活动探究“40+30=”,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观察、操作、思维、语言有机结合,多渠道地促进知识的内化。学生通过思考、观察、比较,自己总结出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将新知识转化成已学的旧知识,找到新旧知识间的生长点,培养了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紧接着,张齐华特级教师开展了讲座《重构学习流程,促进每一个学生深度学习》。他指出80%的学生在80%的时间里在浅表学习,很多孩子在课堂中没有责任意识,所以长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那么,如何打破这种现有的教学模式弊端?张特提出可以通过以学习单为载体,构建“独立研究--组内共学--质疑深化---检验学习”的学习模式,形成“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新型课堂学习模式。
最后,针对刘欣老师的课,张特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如学生有自己的方法去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比如数数、摆小棒、数的组成....在总结这些算法之后,要让学生互相比较,在多种算法中总结出最优算法,在以后的计算中用最实用的方法计算。
“师指一条路,烛照万里程”,相信老师们会追随名师专家的足迹,更多一份钻研,更多一份韧劲,在数学的田地中辛勤耕耘,用爱去做好这一份美丽的事业。(作者:花沐露 编辑:叶仕仙 审核:刘诗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