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民汇报②| “让学”赋能成长 “澄心”逐梦未来
今天南信大附小教学指导部向人民汇报。
1、规范办学,提质增效
围绕精细管理、精心设计、精准教学、精当作业的要求,有效开展教学流程管理,全面、科学、准确,做到全覆盖、出效益。结合学校教学工作要求,动态做好“教学五认真”等常规管理工作。抓好早读、阳光体育、课后服务等日常管理工作,使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根据新课标精神,落实主题月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实行固化,行政骨干展示月—主题研究月—竞赛月—交流月。以市区优秀教研组评比为标准,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制度化、常态化。重视教研组和备课组工作,集体备课制度化、常态化已是我校的特色,每月一次集体教研,两周一次集体备课,凝聚集体智慧,壮大集体力量,全力推进全组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以深入开展“四有教师团队”建设为契机,加强师资培训力度,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学校培养了一批校、区、市骨干教师,在区级以上各项教学技能、基本功大赛中名列前茅。
深度开展“澄心让学”课堂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紧抓课堂教学与研究,多次邀请市、区级专家来校论证、指导,并借助名师工作室,定期开展特级教师进校指导活动,立足一线课堂,问诊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积极申请承办各类市、区级教研活动,校级层面借助学校每月主题教研活动,开展教师模拟课堂、赛课等系列活动,聚焦课堂教学改革。围绕“聚焦学科素养 打造澄心让学课堂”的主题,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强化合格率意识,力求人人合格,班班过均,做好教学质量监测及分析工作,重点关注高年级课堂反馈及检测分析,及时做好沟通及后期教学计划调整。
根据学生和年龄特点、学段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等,分年级、分层次、个性化统筹开设课后服务课程,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细化完善课后服务方案,优化课后服务内容,逐步推进课后服务内容课程化、系列化、特色化,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双减”工作方案中明确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收费标准,课后服务与家长下班时间相衔接,创新课后服务形式与内容。学校以本校教师为主力军,吸纳统筹“街道社区、家长志愿者、校外机构”等力量,以“校内社团、师本课程”为载体,积极开发与实施课后服务校本课程。学校目前开设校级社团25个,校外第三方社团59个,涵盖体育、艺术、科技等。学校开设“澄心共育”家校社活动,定期邀请家长志愿者进校为学生上社团课。
2、为儿童提供最适切的教育
培养学生兴趣,强化习惯,保护好奇心,加强习惯“1+1””行动。
以“五育并举、丰富多彩”为原则,组织开展多样性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区级以上各项竞赛,力创佳绩。立足于“从心出发,做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学校积极加强师生评价机制建设,在学生中开展“澄苑双星”评比活动,其中“学习之星”“学习习惯之星”涵盖学生的学习态度、意识、能力、效能等方面。每学期进行两次的“澄苑双星”评比,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力、思维力、实践力、审美力、品格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开展好幼小科学衔接工作,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
帮助学生掌握一至两项体育、艺术、科技技能,提升综合素养。
课后服务中积极引入南信大、社会等优质可用资源,扩大校级社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竞赛成绩。组织学生参加市区级体育、艺术、科技等各项竞赛,力争取得好成绩。学校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特色篮球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以体强身,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以体辅德,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以体增智,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以体益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篮球特色学校”“全国足球特色学校”“江苏省篮球特色学校”“南京市阳光体育特色学校”“南京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江北新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在 “阳光下成长”南京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南信大附小管乐团不负众望,厚积薄发,获得南京市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的好成绩。
3、教学工作成效显著
学校荣获两届“江北新区教改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以课堂改革《“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实践研究》等13个课题先后在市、区项目立项或结题。学校今年承办语文、数学、体育学科市级教研活动两次、承办区级教研活动数十次。学校教师开设市级公开课两节、区级公开课讲座二十余节。荣获江北新区单元作业设计一等奖,教师关于教学实践与研究的论文获得省、市、区共计一百余篇。学校今年有一名骨干教师获得“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5名教师获得“江北新区优秀青年教师”“教坛新秀”称号,多名教师在江北新区教师教学竞赛获奖。
在减负提质背景下,作为一个民生工程,身为教育者责无旁贷,“减”的是负担,回归和践行的是初心使命。因此,立足儿童核心素养与发展需求,学校大力推行“澄心”教育,南信大附小人将砥砺前行,以新举措照亮学生新时代教育体系下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