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群导航

主站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特殊教育

少年宫

手机版
设为首页 | 统一身份认证 |
您的位置:首页 >澄心特色>云心气象>详细内容

云心气象

江苏省小学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培训活动简报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10 15:36:13 浏览次数: 【字体:

2020年11月17日18日,中小学课程基地和学校文化建设项目(小学)培训暨中期调研活动在南京举行。江苏省教育厅、省教科科院、南京江北新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领导和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基地与学校文化建设项目校长、项目负责人等近200人参加本次活动。

f694bdc60cba4949811f42e3fdd2fd2a.png

11月18日上,在南信大附小掀起一场优质学校的经验分享活动。活动由省基教所喻小琴研究员主持,共有5所2019年之前立项的省优秀小学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学校进行经验介绍。

7d4fc90bc0024ce2803daae1bc97f44c.png

南信大附小解自忠校长汇报极具特色的“云心气象”项目建设,立足“澄心”校园文化,借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领域的优势资源,建成了省内第一家小学气象馆,编写了《观云识天》等校本教材,开发了关注学生身心和品格,跨越学科和领域的小学气象教育课程,形成了完整的“云心气象”文化体系,丰富的课程促进了学校“探学”课堂模式的变革。

常州市新北区春江中心小学,一所以年轻教师为主力的学校,万莺燕校长“进阶逻辑”的课程建设思路,带来“春江非遗文化”项目建设。江苏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引入江科大技术资源,侯晓蕾校长汇报了题为阳光创客文化 ,面向未来的教育探索”的项目建设。南京市高淳区淳溪中心小学紧扣当地乡土文化,王一敏校长做了题为“为了儿童有根的生长——“根的教育‘老街文化’特色课程建设”实践探索的汇报。最后,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小学钱红雨校长就关于小学民防教育综合实践课程建设进行“沐浴珍爱生命的阳光,播散健康生活的种子”的主题汇报。5所学校精彩的经验分享,无不彰显出各自课程文化的特色建设,令现场参训学员感受到,课程建设凝练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一条在实践中不断论证、攀登求索的过程!

下午,与会专家们针对2020年立项的省小学课程基地建设工程项目方案进行分组论证,继续分享优秀典型案例,学习总结成功做法,推动项目实施。围绕“小学课程基地建设”这一主题,全省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标准和实施通过主题报告进行交流学习,使参训学员了解我省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要求及发展态势,促进项目研究走向深刻,做出更精致的特色文化课程。

11月19日,与会专家们以“小学课程基地建设”这一主题,围绕全省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标准和实施作主题报告,使参训学员了解我省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要求及发展态势

倪娟所长就全省文化特色建设项目启动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做了重要回顾。强调文化特色项目建设要进一步突出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模型建构、教师专业成长发展中心,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的研究和建设。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于,进一步拓宽育人渠道,落实好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系统思考和落实各自学校的育人理念、育人目标、育人路径、育人资源。

马斌处长强调,要准确把握好各自学校文化特色项目的内涵,做好“课程基地”+“物型课程”建设。做好当中学科建设,关注学科背景,分析学科文化、方法、关键人物、历史发展等。小学文化特色项目关键在于“实践”,要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智慧学习。

二是注重课程学习化。课程基地首先要与育人勾连,理清课程基地与课程、课堂、课外之间的关系。课程基地建设主要在于充分有效实施,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需要聚焦核心素养下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三是进一步作精项目工程。从项目的选择到名称的立意,名称要响亮,立意要具有深度,发挥项目的力量,平台的力量,杠杆的力量。文化特色项目是学校发展的跳板、学校高品质发展需要借助各种“跳板”,学校发展要把握各种机遇。

四是文化特色项目重在“立教师”“立学生”。要有特色鲜明校园环境,以人化物,以物化人。要具有内生的文化特性,从学校中来,回到学校中去。实现综合育人的路径之一是在文化特色项目中,实现跨界学习,融合融通,综合育人。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