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科普向未来
为加强科学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9月28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举办“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为主题的科技讲座活动。本次讲座邀请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刘玉柱,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科普报告《飞出地球:从“天宫遨游”到“祝融探火”》。
加强科学教育,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一个筋斗可达十万八千里,其速度有多快呢?”刘教授由《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引入宇宙速度的科普知识,用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和浅显易懂的语言,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奇妙的“星空之旅”。通过演示引力现象,刘教授给学生们讲解了经典事例:牛顿的大炮。如何走向浩瀚星空,摆脱现有引力?于是有了第一至第三宇宙速度,同学们认真倾听,眼睛里充满对科学知识的好奇。
“天宫”遨游星际、“祝融”探火、“羲和”逐日……中国航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天宫号”空间站上,宇航员们完成了一项项微重力环境下的实验;火星探测器“祝融号”上,我国自主研制的LIBS系统让它拥有了“火眼金睛”,刘教授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科普知识,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思维的同时,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本次讲座让同学们在心中播了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种子,更让他们清晰感受到深空探测背后,还需要一代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少年们继续努力拼搏,不断探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少年们也能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撰稿:李想、黄吕梦 审核:赵文俊、袁飞 通讯员:祝庭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