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群导航

主站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特殊教育

少年宫

手机版
设为首页 | 统一身份认证 |
您的位置:首页 >澄心校务>通知公示>详细内容

通知公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2018-2019学年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办法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9-01 13:10:48 浏览次数: 【字体: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程理念,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重要途径,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出合作、民主、探究的教学理念,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二、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优化广播操质量,丰富大课间活动内容,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

3.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

4.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二)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低段普及、高段提高”原则,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三、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

(一)   加强“阳光体育大课间”特色创建的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处室领导、体育老师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规划和实施。


姓    名

职    务

职 责 分 工

组长

李兆文

校长

全面领导创建工作

副组长

余志远

副校长

分管校长,具体负责拟定计划实施创建工作

呙晓云

副校长

负责北苑的实施工作

林丽

副校长

负责南苑的实施工作

 

 

 

王世贵

教导主任

活动时间和负责教师的安排

吴庆圣

校办副主任

分管体育工作,活动时间和负责教师的安排

程桂华

教科室主任

负责指导“阳光体育”科研工作

陆唐满

总务主任

负责后勤保障

卓荣中

政教主任

协助搞好北苑群体活动

顾芳

政教副主任

协助搞好北苑群体活动

吴庆圣

体育教研组长

负责技术指导和群体活动

倪永萍

级部主任

负责一年级级部

沈世敏

级部主任

负责二年级级部

曹兰梅

级部主任

负责三年级级部

高春燕

级部主任

负责四年级级部

谷卫章

级部主任

负责五年级级部

苗一鹏

级部主任

负责六年级级部

全体班主任及体育老师

负责相应班级的群体活动和技术指导

 

(二)   活动安排

1. 营造浓厚的“阳光体育”氛围,逐步形成学校体育文化

(1)学习和掌握“阳光体育”口号,了解“阳光体育“的意义;

(2)通过学校广播站、黑板报、宣传窗、标语宣传“阳光体育”,形成浓厚的体育氛围;

(3)开展以“阳光体育”为主要内容的绘画比赛、摄影比赛、征文等活动,深入了解“阳光体育”的内涵;

(4)开展“阳光体育”为主题的少先队活动;

(5)开展“阳光体育”达标争章,评比阳光少年、阳光班级、阳光家庭、阳光教师,激励学生积极投入“阳光体育”活动,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2. 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1)教导处每学年安排课表时,按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体育课,当天如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当天下午要利用夕会前后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40分钟的体育活动,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时间;

(2)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学校统一安排大课间活动。上午大课间30分钟,活动是广播操加班级集体活动,雨天在教室进行活动,晴天在室外进行活动;

(3)学校体育组每学年要安排好各个班级大课间活动的场地和器材以及学生进出场的线路;

(4)班主任要积极配合体育教师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3.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1)每学年进行一次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

(2)体育课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达标的项目及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技能,提高水平。

(3)结合达标的项目及标准开展群体竞赛活动,增强锻炼兴趣,激发锻炼的积极性,提高达标的项目运动水平。

(4)把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作为体育成绩考核和评优评先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试成绩达到良好以及以上者,方可参加三好学生评选,促进学生重视达标和达标成绩。

4.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促进“阳光体育”习惯形成

(1)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列入学校体育活动计划,形成集体体育的习惯;

(2)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列入班集体竞赛范围,以竞赛促进班集体体育氛围的形成;

(3)为了促进人人参加班集体体育活动,群众性体育活动必须人人参加比赛,不能参加的要出具医院证明。

5.设立学校“体育节”,形成浓厚体育氛围

设立学校“体育节”,宣传体育文化、培植体育兴趣、开展体育活动、举行体育比赛、表彰体育先进个人和集体,形成浓厚体育氛围,培植学校体育文化。

(1)每年4月为学校体育节,列入学校工作计划;

(2)体育节为校长室主抓,各部门参与的综合性活动;

(3)每届学校体育节制订详细的实施计划。

6.加强学生体育社团建设,培养“阳光体育“特长生

(1)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兴趣设立田径、篮球、排球、足球、跆拳道、乒乓球、羽毛球、定向越野、啦啦操等体育社团;

(2)各个体育社团要做到成员落实、场地落实、指导教师落实;

(3)为了解决学校教练不足,聘请校外教练充实学校教练队伍;

(4)积极组织社团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促进水平提高,激发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

(5)学校要加强对社团活动的支持和管理,保证社团活动正常有序开展,要组织进行社团活动考核,保证活动的质量。

7.开展学校“阳光体育”研究,提升创建水平

(1)学校设立“阳光体育”研究课题,研究学校开展“阳光体育”的途径和方法,探索管理、活动开展、提升活动水平和文化氛围形成的规律,促进学校“阳光体育”的有效性。

(2)邀请各方面专家对学校阳光体育活动进行指导,确保创建实施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活动保障

1. 认真学习,转变观念,达成共识

以贯彻新课程理念为主旨,组织老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认真理解“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深刻反思自己,了解学生发展之需,使广大教师深刻体会到: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在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质量的工作中,注入快乐体育的全新理念,确立合作、竞争、快乐、主动、健康发展的体育工作观。

2. 加强领导,保证时间,形成制度

以将快乐体育、趣味体育引入体育活动为主旨,强化活动的领导与管理,并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过程与评价上形成有效管理,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体艺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活动的内涵,不断提升活动水平。

3. 全员参与,注重评价,强化激励

坚持学生全员参与,学校领导紧密配合,教职工全员协作,突出活动的评价作用,对先进班级和个人予以适时激励,并将各种评价资料存档,作为学期考核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主任、老师、学生系列考评中,以保证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五、体育活动事故的处理

1. 在场学生发现险情后要及时报告在场老师、卫生室保健老师和班主任,紧急或情况复杂时还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有关教师应立即到达现场,了解伤者情况,判断伤情,先行急救;遇到重伤的或不能判断伤的,应及时送医院检查、急救或打120救护电话。

2. 及时通知家长及其他监护人,以便做出救治决定,并作好安慰工作。

3. 保护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作好有关记录并保护现场,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对事故处理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确。

4. 重大的伤害事故要及时上报校长室和社会事业局。

监督电话:57791701-8001    57058801

六、实施措施

1. 各负责人起统筹安排作用,各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密切配合。

2. 政教处要登记好各教师出勤情况。

3. 体育教师开发活动、游戏系列

4. 大队部、教导处组织进行评比

七、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和时间

1. 广播体操

2. 班级体育活动时间

一、二、三年级室外班级活动内容:踢毽子、跳短绳、接力跑、足球、篮球、长跑

四、五、六年级班室外级活动内容:踢毽子、跳短绳、接力跑、足球、篮球、长跑、跳长绳

3. 室内活动:室内操、室内游戏

时间:每周一至周五早上七点五十五分至八点二十五分

八、场地安排

单数班级在操场靠近主席台运动场活动,双数班级在远离主席台的运动场活动。

要求:各班组织队形按纵队进行。

九、活动要求

1. 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路线上下楼道,体育教师参与技术指导。

2. 各项活动在规定的活动区域内进行。

3. 班主任要带领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全程参与,及时进行安全教育,杜绝伤害事故发生。

4. 需运动器材的由班主任指定人员到器材室领取,并及时归还。有的器材需要班主任提醒学生自备(短绳、毽子),需要长期借器材的需要班主任打借条到华容老师处借。

5. 政教处、体育组负责区域活动指导,政教处负责检查班主任到岗情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2018年9月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