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群导航

主站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特殊教育

少年宫

手机版
设为首页 | 统一身份认证 |
您的位置:首页 >澄心校务>通知公示>详细内容

通知公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特色篮球项目管理办法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9-01 11:15:02 浏览次数: 【字体:

一、创建理念

党和国家关心青少年,希望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出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努力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在学校教学中,组织好学生的课外活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为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和培养终生体育的习惯的要求,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全面提高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一个各展其能的平台,结合我校现有情况,进行创建篮球特色办学的大胆尝试。并以篮球为龙头,带动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确定特色项目的缘由。

内部环境:

12018年南京市阳光体育篮球联赛女篮冠军、男篮季军,南京是校园篮球女篮一等奖; 2017年南京市阳光体育篮球联赛女篮冠军、男篮亚军,南京是校园篮球女篮亚军,2016年南京市校园篮球女篮冠军,代表六合区参加市二十一届运动会男、女篮均获亚军,20153月南京市小学篮球比赛女子组第二名、男子第四名;20159月南京市小学篮球比赛男子第二名、女子第三名;2014年南京市小学篮球比赛女子第三名、男子第四名;2015年区篮球比赛女子冠军;2014年区篮球联赛上校男子篮球队荣获冠军、女子篮球队获冠军;2013年区篮球联赛上校男子篮球队荣获冠军、女子篮球队获亚军;2012年区篮球联赛上校男子篮球队获冠军、女子篮球队获季军。

 2、我校现有室内篮球场地1个、室外篮球场6个,学生对篮球运动非常热爱,为开展篮球训练提供物质基础。

3、我校教师热衷球类比赛,在篮球教学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为创建特色学校保证了师资力量。

外部条件:市区每年都要组织篮球比赛,促进了篮球运动的深入发展,提高了学生篮球水平,带动了篮球特色的开展。

正因为有了上述内部、外部两方面的保证,学校将创建篮球特色定为我校的教学目标。

二、任务目标

1 认真进行以篮球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发展学生各方面素质。做到人人学会打篮球、班班拥有篮球队、周周上好篮球课、年年举行篮球赛。

2、狠抓校篮球队的建设,经常参加各级比赛,力争每年都取得较好成绩。

3、积极开展篮球特色教育的科研实践活动,办出自己学校的特色,走出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篮球教育新路,以此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4、中期计划:(1)、创建信大附小篮球俱乐部,实现篮球运动的民主管理。(2)、创建信大附小篮球运动基金,实现篮球运动社会化发展。(3)、建立篮球比赛联赛制。

5、远期计划:创建篮球运动训练基地,积极吸引优秀人才,做大做强特色学校。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对篮球运动开展的管理和扶持力度

1 成立篮球体育特色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分工合作,管理学校篮球工作事务,领导和促进学校篮球体育特色项目的快速、稳定地发展。

篮球管理领导小组名单

分 工  姓 名  职务           负责工作

组长   李兆文 校长         全面的领导和管理篮球运动的发展工作。

副组长 余志远 副校长       协助校长全面领导和管理篮球运动的发展工作。

副组长 吴庆圣 校办副主任   具体执行篮球运动的管理工作。

组员   邢家佳 体育教研组长 具体负责篮球特色工作、校啦啦操队训练工作。

组员   徐良福 体育教师     花式篮球训练指导工作。

组员   唐晓鹏 体育教师     日常篮球教学训练指导工作。

组员   张修笠 体育教师     二、三年级篮球梯队训练工作。

组员   张贤山 外聘教练     协助指导篮球训练工作。

2 加强制度化管理,建立一系列的篮球运动管理制度,保证学校篮球体育特色项目的正常开展。每年都认真制订年度工作计划,每学期制订具体实施计划,并及时记录好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每学期、每年度做好总结回顾和反思。

3 加大体育设施硬件的投入,为更好的开展篮球运动奠定基础。学校每年增添部分公用篮球,保证课堂教学和训练的需要;及时修补损坏地面,确保学生安全的活动;及时添置其它常用体育器材,如篮网、比赛用球,以保证篮球运动的正常开展。

4、营造篮球文化氛围,校园处处彰显篮球文化特色,以篮球运动为突破口带动其他运动项目的提档升级。

5 学校统筹解决校篮球队队员的训练时间、服装和其他相关训练条件问题,保证训练正常进行。

(二)做好篮球运动的基础教育和普及工作

1 抓普及。高年级各班成立 6 10 人的篮球运动小组,每班拥有6个以上篮球(学生自备),利用课余时间经常参加活动。班主任老师做好分组、辅导和组织活动等工作。

2 抓基础。利用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大课间、社团活动等时间进行篮球基础教学活动。

3、强化体育课的主渠道教育功能,扎实抓好每周一节篮球课。

体育课作为篮球教学的主渠道,必须要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我们的做法是在完成体育教学大纲所赋予的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依托篮球精神的鼓励,强化对学生篮球技术的训练。

由于年级不同,训练要求自然也不能雷同。为此,我们根据学生特点,对各年级训练提出不同的要求,分低、中、高三段进行;低年级要求能掌握正确的运球要领,熟悉球性,学会高、低姿、原地运球、行进间等几种常用的运球方法,能掌握正确的站立姿势和持球姿势。中级段要求在低级段的基础上掌握多种传接球方法、原地投篮,初步了解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则。高级段在低中级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篮球技术,掌握场上的跑、停、转等移动动作;掌握多种投篮动作和一般的战术,并能很好地允用到比赛中去。

课内向课外延伸,学校成立了校级、年级、班级篮球梯队开展社团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及双休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促使学生对体育课所传授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4  落实课程内容,增设“篮球特色课程”

“篮球特色课程”排入课表,由教导处负责管理,做到课程计划、目标、课时充分保障。篮球特色课内容为以强身健体、磨练意识、学会合作为宗旨,本着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篮球课程和竞技球队相互补充的原则,始终将篮球教育贯穿于学校课程之中,将课程整合与活动渗透相结合,力求使学生掌握简单的篮球运动技能,在竞技中学会合作与竞争,在运动中增强体质,并磨练坚强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在智能、技能和体能上都得到长足的发展。

1)、篮球技能教学

普及篮球运动,在体育课中加大篮球内容学习,使每个学生通过训练增强体质、增长身高,每学期安排三分之一的课时进行篮球技能教学,并形成了课程评价体系,每学期18课时(每周一节篮球体育课)为普及教育课时间,一年级至六年级均采用星级制进行评估,具体操作如下:

低年级段:能熟悉球性,原地运球,能行进间运球,能身体体前变方向运球。

中年级段:会双手胸前传、接球,计时定量胸前传、接球(30秒达到20次),计时定量胸前传球(30秒达到30次)。

高年级段:能做出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两米定点投篮(104),两米定点投篮(106)。

2)、学习篮球理论知识

形成某种意识的功能都是相应的某些知识作为基础。学习篮球理论知识可以培养和启发少年运动员的再创思维,使队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自觉地、主动地完成任务。要使队员明确篮球运动技战术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强调掌握基本技术规格要领,善于学习优秀运动员运用技术的经验,对基本攻防战术套路的特点和相互制约的原则要明确,教练员根据本队实际情况和特点树立起切实的训练指导思想。

(三)举行班级之间的篮球比赛和篮球特色周

1 为了给学校增添更浓的篮球氛围,给学生更多的比赛机会,每年的校学生篮球赛采用联赛的形式,由五、六年级各班组织训练参加比赛的项目为五对五全场比赛;三四年级比赛的项目为三对三半场比赛;一二年级比赛项目为行进间过障碍运球比赛。

2 为了突显学校篮球教育活动,展示学校篮球教育的成果,每年确立一个星期为“篮球特色周”,开展一系列的篮球活动。如学生篮球才艺展示、年级全明星对抗赛、教工篮球赛、师生篮球交流、篮球知识讲座等。以促进学校篮球水平的发展,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办学品位。

(四)努力提高校篮球队的素质和竞技水平

1 学校成立篮球训练队,利用大课间活动时间开展训练,每周训练时间不少于3课时,严格管理规范训练,从中及时发现培养人才,充实到校篮球队中。

2 学校成立男、女篮球队,每周坚持科学训练。教练组制订好训练计划,做好训练记录,及时探讨研究训练情况,提高训练质量。建好运动员档案,保证资料的完整性。

3 搞好学校篮球队的梯队建设,成立学校篮球二队,主要由二、三、四年级的学生组成。着重抓好队员的身体素质、基础技能和基本功的训练,为进入校篮球一队做好准备。

4、做好花式篮球训练工作,力争高质量的花式篮球特色表演。

5 校篮球兴趣小组成员优先选用为校队队员,学校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对于选上无故不参加者取消三好学生、优秀队员的评选资格,取消参加校篮球联赛的资格。

6 从生源入手提高篮球队伍实力。

7 经常与兄弟学校开展互访性的篮球交流比赛,提高球队的比赛经验和战术素养。认真组织参加各级各类的篮球比赛,做好比赛的一切事务,力争取得较好的成绩。

(五)开展篮球运动的教育科研活动促进特色创建工作

1 鼓励全校教师开展篮球运动的教学研究和科研探索活动,尝试、实验多种可行的教育教学和训练指导方法,及时总结反思,经常探讨研究,交流科研成果,申报篮球科研课题,推动学校篮球运动向纵深发展。

2 尝试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选择编排适当的篮球内容插入体育课中,积极开发体育教学校本教材,形成体育教学特色。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