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南信大附小获得江北新区“2022年度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3年2月23日下午,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召开了2023年度安全、卫生工作会议,对2022年度校园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和表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获得“2022年度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在过去的2022年里,学校严格遵循“教育先行、预防为主、全员参与、责任到人、重在落实”的工作原则,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抓牢抓实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安全演练,为广大师生创造安全、稳定、和谐的工作、学习环境。细化各部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要求,每个学期初都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坚持周查、月考、学期反思总结的安全考核制度,促进安全常态化管理;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立体防范体系;认真细致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形成安全隐患治理“闭合制”,确保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开展多样化安全教育,扎实开展每月安全演练,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防患于未然。在学校安全工作方面,认真做到以下几点:
1、安全保卫工作,力求一个“细”
每月定期召开安保工作例会,总结得失,提出要求,明确职责。每月学校拿出一定经费对保安人员进行考核,从出勤、履职、服务等方面从严要求。严格要求保安人员执行隐患报告制度,执行门禁管理制度,认真记好各类台账,把一切隐患挡在校门外。
每天早晚护学岗充分发挥护学作用。尤其是晓山西路校区一二年级孩子小,每天早晨有8位家长志愿者在校门口进行爱心护学,维持秩序,指挥交通,保障学生安全。他们甚至为每一位开车送孩子的家长打开车门,抱着孩子下车,送进校门,以提高孩子的下车速度和安全性,避免门口拥堵。护学岗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安全教育工作,力求一个“实”
安全工作要做到“教育先行、预防为主”,学校的安全教育形式多样,充分利用晨会、夕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校刊、墙报、板报、电子屏、参观、演练和网络等方式,有效开展安全教育。尤其是利用好南京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确保安全教育课程落实率、学生安全作业完成率达到100%。
对学生:切实加强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应对自然灾害和防范校园伤害等方面教育,开学前、节假日前是我们教育的重点时段。开学第一课、法治校长进校园、居家安全指南微信推送、安全疏散演练和全校安全知识竞答等是我们教育的重要形式。心理安全是我们教育的重要内容,2022年3月16日,疫情居家一开始,我们当天便完成学困生、贫困生、心困生和特殊家庭学生的排查工作。依据这次排查建立“重点关注学生沟通”机制,此后班主任通过视频、语音、文字和电话等多种形式,每天与自己班级的重点关注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帮助他们缓解压力,调适心理,并做好记录,切实做好居家心理关爱工作。居家期间,各班开展了两次线上心育课,鼓励学生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和状态,敢于解决居家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提供心理援助。2022年秋季开学前,对重点关注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家访,了解他们面对开学的心理状态,排解他们的内心焦虑。开学后,利用一个月时间开展师生一对一温馨谈话,鼓励学生快乐面对校园生活,谈话率达100%。我们教育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澄子姐姐”,心育馆每天中午都有“澄子姐姐”值班。联合学校的心育部门,建立完善的心理安全教育机制,才能保证心理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对家长:假日前、重要时间段,学校都有“告家长书”,以书面形式告知家长如何做好居家安全工作。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我们都有一个专栏“家长工作坊”,对家长进行安全教育指导。在学校微信公众号开设“橙子呵护”专栏,定期推送安全常识教育、疫情防控知识、居家生活心理关爱,面对家长和孩子居家线上学习中的种种心理困惑,给予专业的解答和帮助。
对教师:每学期的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是重中之重;每个月的全校教师会,安全工作必讲,2022年11月初结合南京中央门金盛百货商场火灾事件,分别开展全体教师和学生的消防安全学习;每一期的安全疏散演练,全体师生必须参加;每学期认真学习一次《南信大附小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应急预案》,意外伤害事故处置流程必须熟记于心。
3、课间学生安全,力求一个“趣”
课间学生安全一直是安全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动了不少脑筋,想了很多办法。重点还在于引导学生课间“一人一件”玩起来,会玩才会有序,有序才更安全,激发他们的兴趣是关键。2022年,安全部门和德育部门合作,开展了“玩转我的课间”活动,模仿吉尼斯的形式,让课间活动玩得好的同学登台展示,发放纪念品,连续一个月保持纪录的同学还可以登上“澄苑风云榜”。每个月的活动项目都会出新,2022年11月的项目有:跳绳、踢毽子、单面魔方;12月:双摇绳、对踢毽子、六面魔方。随着“玩转我的课间”活动的开展,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在课间广泛练习,越来越会玩,校园课间活动秩序明显好转,课间更文明、更安全。
未来之路,南信大附小将继续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科学部署,学习先进经验做法,将安全工作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全方位做好校园安全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撰稿:陈岗 编辑:钱雨淋 一审:陈岗 二审:袁飞)